为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与产业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近日,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成功举办“校企携手・数智未来——大数据前沿应用与产业实践”系列讲座。三场讲座分别聚焦大模型技术、金融科技和供应链管理三大领域,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带来实战经验分享,为师生搭建了近距离接触产业前沿的交流平台。

一、星汉大模型:开启智慧物联新场景
4月23日下午,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江苏分公司软件发展部负责人王竹青带来首场讲座《星汉大模型基础知识及应用场景》。作为大华股份国内营销中心软件业务核心顾委会成员,王竹青老师拥有14 年安防软件产品设计经验,主导落地了大华在江苏首个企业大模型项目,为公司业务持续化复制化开展提供了创新型思路。
讲座中,她详细介绍了大华“星汉大模型” 的技术架构与研发逻辑,结合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生态监测等场景,展示了大模型如何通过融合智能技术,推动城市业务从“管理”向“自治”升级,助力企业构建数智生产力。她特别强调,大模型的价值在于将碎片化数据转化为系统性决策能力,例如在安防领域通过视频数据分析实现风险预判,为城市高效治理提供创新思路。

二、金融科技:大数据驱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4月25日上午,南京思华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扬以《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实践》为主题展开分享。作为金融科技领域资深实践者与银行数字化转型赋能者,杨总结合自身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丰富经验,深入剖析了大数据在智能风控、精准营销、反欺诈等金融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他指出,金融行业正通过大数据技术重构业务逻辑:一方面,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构建信用评分模型,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覆盖率;另一方面,利用实时数据监控交易异常,将欺诈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 以上。此外,他还分享了金融科技行业的人才需求趋势,建议学生注重数据库、统计学、机器学习与业务理解能力的交叉培养,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基础。

三、供应链管理:大数据赋能智慧采购
系列讲座的第三场由苏宁供应链研发中心采购管理产品部高级产品经理刘立主讲,主题为《大数据驱动的供应链管理》。拥有十年采购供应链产品经验的刘立,围绕苏宁采购业务实践,揭示了大数据在供应链优化中的核心作用。

他以苏宁的预测补货模型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历史销售数据、节日等多维度数据建模,将库存周转率提升30%,同时降低缺货率至 5% 以下。此外,他还系统介绍了采购供应链领域的核心岗位(如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及工作内容,强调“数据驱动决策”思维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通过实战项目积累跨部门协作与数据建模经验。
三场讲座累计吸引200 余名师生参与,辐射专业中不仅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更吸引到多位金融学、金额科技及市场营销专业同学参加。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不仅深入了解了大数据技术在不同领域的落地,更清晰认识到理论知识与产业需求的结合点。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负责人表示,系列讲座是专业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专业将继续深化与浙江大华、思华智、苏宁等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项目合作等多元形式,培养更多适应数智化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校企携手・数智未来”系列讲座的圆满收官,标志着商学院在探索大数据领域校企合作方面迈出坚实步伐。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专业将持续聚焦产业前沿,为学生铺就通往数智未来的职业坦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