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栖霞区举办“党建领航启新程 科技助残促共融”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江苏省残联、栖霞区委区政府、南京市残联相关领导出席。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商学院党总支作为栖霞区残联党建共建单位,党总支书记宋诗一、会计学专业教师郝文及学生代表受邀出席活动并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双方将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以商科创新服务民生,共同探索“党建+专业+助残”三融共生新模式,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共建强根基红色纽带聚合力
自2020年建立合作以来,商学院与栖霞区残联以党建为纽带,联合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双方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等需求,共同推进“党建+专业+助残”三融共生品牌建设。通过党建共建,依托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优势学科资源,充分发挥商科专业优势,将财务管理、数字营销等专业资源融入助残实践,深化“党员志愿服务”“校企助残联盟”等合作机制,推动助残服务常态化、专业化。



商科赋能促就业创新服务显担当
商学院立足会计学、市场营销等学科特色,精准对接残疾人需求,推出多项助残实践项目。由教师党员团队设计教学内容,涵盖直播运营、财务管理等实用技能,助力残疾人创业增收;同时,通过“校地协同式助残劳动教育体系创新实践”项目,组织师生党员深入燕子矶“残疾人之家”、南京市残疾人数字化就业创业基地,围绕残障群体需求,策划“财商赋能”“非遗传承”“创业帮扶”三大品牌项目,开展反诈宣传、财务技能培训、手工艺品制作指导等特色服务30余次。活动现场,商学院学生同步展示了助残实践成果,通过直播带货形式推介由残障人士制作的衍纸画、编织品等手工艺品,生动演绎“电商创业赋能计划”的落地成效。

非遗传承促融合劳动实践育新人
在深化助残服务的同时,商学院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构建“做中学、学中悟”的育人生态。师生党员多次赴“残疾人之家”开展融合实践活动,学生化身“财商讲师”,手把手教授记账技巧;师生与残障人士携手创作衍纸作品,五彩纸条化作象征团结的“同心花”,将劳动成果赠予社区孤寡老人,传递双重温暖。两年间,商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助残实践,将专业课程与残疾人工坊成本管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专业向善”的意义。
合作期间,商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助残实践,将专业课程与残疾人工坊成本管理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服务中深化“专业向善”的价值认知。公益实践中,学生党员通过指导残障人士制作手工艺品,收获“你们让我觉得自己很有用”的真挚反馈,此类互动成为课堂外最生动的育人场景。


奋楫扬帆启新程融合育人显担当
五载耕耘,硕果累累。商学院党总支与栖霞区残联的合作获学校推荐申报江苏省第二届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衍生出“栖栖爱心助残小程序”创新项目,相关事迹被中国日报网、学习强国南京学习平台、江苏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栖霞区委宣传部等媒体及官微报道。



未来,双方将围绕两大方向深化合作:一是构建“商科助残课程体系”,开发《公益创业管理》《助残服务设计》等特色课程,强化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二是打造“残健共融实践高地”,以技能培训、资源对接、项目扶持为抓手,推动助残服务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升级。

栖霞区残联理事长黄伟高度评价:“商学院的‘三融共生’模式,为残疾人事业注入了专业活力和青春力量。”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商学院党总支将继续以党建为帆、以专业为桨,在残健共融的征途上奋楫前行,书写高校服务社会的温暖答卷。

